相关栏目
|
为社会营造人水和谐 | 企业学问故事展播(一) 时间:2022-11-11 08:42:27 点击:1 一个企业的成长, 更是一群人的相拥前行。 他们的故事简单, 却渗透着不简单的力量与内涵; 他们的故事朴素, 但朴素背后蕴藏着温暖与固执 …… 每一个故事, 皆是淮安水利院学问的缩影, 用故事感染人、以典型激励人, 积极营造崇尚先进、积极向上、 争创一流的工作氛围,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 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引领, 从本期开始,将陆续呈现 优秀的学问故事。 第一篇 “天圆地方”的四门闸(设计一处 徐子令) 淮安市钵池山公园的湖面,又称大口子,是黄河夺淮留下的遗迹。大口子下游丰收河、大寨河相交,交叉处那座环形建筑物上,四面高悬着同样的铭牌“四门闸”。深红的回廊贯穿着四座红柱黛瓦的方亭,宝顶高耸,亭身稳重,挂落迎辉,廊道回环。亭边红栏杆、石阶道,廊下美人靠、木栈桥。亭与回廊包围着方形水池,池壁上灰色闸门边卷出白色的浪花。每逢晨昏之时,民间艺人歌声绵延,常有市民驻足游览。
两河交叉,如同十字路口需要红绿灯,为了让水有序直行或转弯,四个闸少不了。为了实现“地方”的设想,先将四座方形水闸设计好了,如果放在老的圆形水池里,则影响流态,不合水利工程要求。经多次实地考证和设计方案比选,运用空箱挡墙衔接四个水闸是个不错的选择。空箱外边线做成圆形与老水池匹配,空箱内边线设计为直线,与水闸一拼,水工结构终于实现了“地方”。 接下来如何完成“天圆”呢?同事们开动脑筋,商定采用仿古的亭台楼阁。四个水闸正好作为四座方亭的基础,而空箱挡墙上可以设置回廊。于是水工、房建设计师亲密配合,水工墩墙的位置按照房建廊柱的疏密来布置,环形回廊沟通四角亭,实现了“天圆”。 四个闸门齐聚一堂,被设计成多种型式(升卧门、一字门等),保证了安全过流,让四座亭子拥有了最大的活动空间,又在闸门启闭变换中彰显了水利工程的风采。 如今“天圆地方”的四门闸控制着周边的水环境,成为百姓喜欢的去处。作为小盐河景区的Logo图案,四门闸的成功设计,实践了淮安院为社会营造人水和谐的使命。 |